稷下解语

夫风生于地,起于青蘋之末
稷下不写读笔了,一写一屏蔽

【随性笔谈】《苏拉姆城堡的传说》

苏拉姆城堡的传说...实话说,我个人并不喜欢这部电影。可能是太老、而现在的年轻人也都被好莱坞式的大片浸泡过的缘故,这样的电影大概已经不太适合于放进如今的流行文化中进行讨论。不过,如果深究下去,的确还是有一些东西值得探讨。

我个人不太喜欢这部电影的首要原因,是它虽然名为“传说”、也被称作是一部剧情片,我却并没有在其中发现一个完整的故事叙述。它的镜头十分零散,蒙太奇的运用也比较粗糙,让人云里雾里、不太明白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。不过有一点是很满足强迫症受众的,那就是整部影片在镜头拍摄中所使用的对称性。对称的镜头让人看得舒服、从感官来说就是一种享受。但同样是对称镜头,和《布达佩斯大饭店》相比,《苏拉姆城堡的传说》在我看来存在一个问题:对称的镜头需要戏剧性的情节来打破,这样更能让受众在视觉得到照顾的同时体会到剧情的魅力,这也是浪漫主义的风格。然而《苏拉姆城堡的传说》却没有一条逻辑串联起的故事叙述,它反而更像是中国古代的诗歌表达,“月落乌啼霜满天”,全是意象和意象的连接。至于中国的诗歌,也许在意象连接之后还有一句“江枫渔火对愁眠”的愁绪让人体味,而纯粹的镜头连接则让人有点摸不清头脑。再一句,诗歌毕竟是文字表达,而“如诗歌般的”镜头则丧失了让人自行想象意境的能力,这也是画面表达和文字表达的不同之处。故事性的缺乏大概也就是到最后,少年被封死在城墙中、却不能给观众带来除了一开始的震惊之外更多的情绪。没有包袱、没有铺垫,少年也就和受众没有感情,电影和受众也没有感情。

在拍摄角度,固定镜头的运用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。如果拿五十年代的《东京物语》和《苏拉姆城堡》作比较,也很容易发现它们的另一共同之处:慢节奏。有人推崇小津安二郎也正是因为他的文艺片关注人际关系,以慢打快,用慢节奏揭示深刻、用慢电影反应社会。然而《苏拉姆城堡》似乎不是映射一个多深刻的道理,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,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反倒是那些异族的风土人情、歌舞仪式,但缺乏了故事性的风物也仅仅是风物而已,不能被受众冠以感情,也就不足以引发受众更深的思考。《苏拉姆城堡的传说》很像是一部搬上荧幕、拍摄地却在野外的戏剧,镜头大部分固定为全景或中景,演员统统面对镜头,有幕序也有戏剧表演。这是本部电影的特点之一,也是让一个习惯于现代电影表达方式的人感到不太适应的地方。

在我看来,《苏拉姆城堡的传说》作为一部文艺片来说甚至没有一个主角。在我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下,我认为一个主角代表的意思即:故事不管是因他而起还是因他而终,总是在他周围发生的,他往往能代表一个时代中千千万万小人物的角色,但他又是特殊的,在他的身上多多少少要体现出每个人不同的那部分,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,每个人因为经历不同而做出不同的选择,故事也就有了发生的必要。这样一来,他也就能将受众引入他所处的时代,他的思考也就是受众的思考。

但在本片中,我感受到更深切的则是一种可怕的集体主义。人没有自己的思考,也没有自己的抗争,哪怕真的做出了抗争的人也会觉得羞愧可耻。人没有灵魂一般地游荡,不管是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下都不可能产生出好故事。为了所谓的国家而做出如此残忍的牺牲,这风俗让人觉得惊心之余没有半点的悲壮之感,只有对愚昧的无奈。那么问题来了,既然不是客观公正的纪录片,这部电影究竟是要推崇这种所谓的所谓的“为国牺牲”精神呢,还是对此作出的反讽?这大概是这部电影能给人为数不多的思考。

罗杰伊伯特在《伟大的电影》中写道:我们生活在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盒子里,电影则是盒子上的窗口。电影允许我们进入他人的精神世界——这不仅意味着融入银幕上的角色,也意味着用另一个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。无论如何,一部显然不是为了让受众掏钱买个热闹看的电影,为什么会述说了一个如此不讨喜的故事呢?我不敢说它想要反映的精神和时代挂钩,但在鼓励和反讽之中我更希望是后者。毕竟,国家的权力原本就来自于个人,如果一个人为了国家一个荒唐的理由不仅失去了他个人的最大权力,甚至还满怀希望、一脸满足地去死,那么这个国家无论它的城墙有多坚固,从内部来说已经是脆弱的。

电影(movie)的本质从不是运动(move),而是一种动静的抉择。这与它是否使用运动镜头倒没有太大关系。在这种抉择中,如果一个人的选择带来的不是进步而是更大的故步自封,那么这个故事本身也是一个悲剧。

评论
热度(13)
©稷下解语 | 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