稷下解语

夫风生于地,起于青蘋之末
稷下不写读笔了,一写一屏蔽

【随性书话】《童年的消逝》

#好久没写东西手生得要命

#不检查了,写完之后好沉重


在读之前,这本书被我寄予了很大的期待。女神翻译的作品、《娱乐至死》的作者、以及很多大报的积极评价...但只有真的翻开才会觉得,其实它是不值得这么大、这么大期待的。

不过也幸亏它有着那些光环,才不至于让人在产生质疑的时候立即把它丢在一边。

全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,前半部分阐释了“童年”这个概念的诞生,以及这个概念所依托的条件;而后一个部分,则是解释这个概念在现代社会(当然,书里所说的主要指的是美国社会)中渐渐消逝的事实以及作者对于这个现象的分析。我对于前一个部分的确微词颇多,而后一个部分,则是整本书的最精彩。

其实这样说是很有些矛盾的。毕竟,作为一个理论也好,一篇论文也罢,前半部分怎么说都是论点的支撑,即所谓的“理论框架”。如果理论框架本身出了问题,那么这个理论又能精彩到哪里去呢?

其实又不完全是这样。《童年的消逝》仿佛是一个特例,即使它这个“理论的框架”其实看来问题颇多,但最核心的部分还是很有见解的。 毕竟,它阐述的是西方社会中童年产生的历史和成因,又用美国社会(超前)的媒介发展来解释有关“童年消逝”的理论。因此,尽管这个框架与一个中国读者会自然而然带入的中国社会十分矛盾,对于美国社会来说,又是相当灵应的。

因而,这第一部分我需要稍微认真地进行一下梳理。“童年”这个概念,就《童年的消逝》这本书所阐述的,起源于中世纪之后。当然,这个概念在古代——即中世纪之前的时代,特别是在古希腊——是得到过良好的发展的。但是由于在中世纪时期(我之所以不使用“黑暗”来形容中世纪,其实是因为不想造成这样的误解。中世纪在很多方面看来都是没有人道的,但不可否认这个时代依然为欧洲埋下了进步的种子。)教宗对于识字率的控制,在这个时代,成人与儿童其实是没有什么分别的,儿童是“早熟的成人”,而成人则是“儿童化的(childish)”。紧接着就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,但在这里,《童年的消逝》指出让人们醒悟的,或者说,是让儿童和成人拉开差距的,其实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。印刷使得人们开始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信息,也造就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秘密。儿童需要经过学习来习得阅读得能力、礼义廉耻、自控、决策力以及一系列成为成人所必须的能力,这一切在中世纪之后萌芽,在十六世纪终于成型。儿童的概念,和教育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关。

这一部分至少在一个中国读者看来是很有疑问的。因为我们知道,在这片土地上,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对于儿童和成人的区分。(还没有来得及深入地探讨,因而,以下部分仅仅是作为一个稍微学过一些中国历史的人的常识。)但尽管如此,我也知道当年孔子替人主持过及冠礼,这说明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“成人”的概念,那么我完全有理由相信与之相对且二元的“童年”概念也应具有萌芽;那个时代便已经出现了类似“三十而立、四十而不惑”的年龄划分,就我所知道的部分,至少形容儿童的“青梅竹马”、“黄发垂髫”和“豆蔻年华”等词语的出现,都远在西方的中世纪之前。并且,中国社会历来比较重视教育,对于“礼节”和“儿童与成人间的秘密”也有很早的印证。按照《童年的消逝》中对于童年概念的理论,中国社会中童年诞生的时期应该早得多。

因而,印刷术的出现是导致童年概念出现的诱因,我就不能苟同了。毕竟在中国,纸张和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都比中世纪要早许多,但我相信“童年”的概念还在那之前。

但即使这一理论框架并不普适,也并不影响本书第二部分的精彩。传统的童年概念是在逐渐消失的,这与广播、电视等媒介的出现有关。毕竟,传统西方社会里,家长和学校承担了年轻人的教育工作,使他们得以随着年龄的增长了慢慢了解、学会如何作为一个成人。但由于新媒介(毕竟本书的写成时间是在八十年代,那个时代即使是在美国,互联网也还没有普及。因此这里的新媒体指的依然是广播和电视)的发展,一方面,儿童接触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,他们得知成人秘密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;另一方面,电视的普及和画面信息革命的兴起,使得成年人距离传统的“政治人”的角色越来越远,他们重视的是政治家的形象而非他们的政治主张。不过说实在的,在文字环境逐渐被画面环境所替代的社会背景下,人们原有的逻辑政治已经在渐渐退化。儿童和成人之间的沟壑被填平,反正电视节目针对的是十二岁以上的受众,儿童和成人要看懂同一个节目,并不需要什么不同的能力。在这里,《童年的消逝》指出,在儿童得不到良好指导、又缺乏自控、决断的情况下,去接触一些本来不是他们的年纪应该接触的成人的秘密时,社会的隐忧就出现了。

(是老先生还不知道互联网的威力,甚至还把互联网看作是一种未来童年传统化的可能。老人家如果能看到如今网络环境和推特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,估计要气的活过来。)

不过,站在一个事后诸葛的角度去评价一本书未免太过有失偏颇。一部伟大的作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一种超越时代限制的前瞻性,有时候这种远见未必当真,但已经足够引起重视。在《童年的消逝》中,最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对于信息碎片化的语言和无奈。人们越见沉溺于电视画面,甚至由于宗教的心理作用会更受到电视广告额诱惑,成年人距离传统的成年实在太遥远,这是当年《童年的消逝》对于美国社会的担忧,也未尝不是如今中国社会的警告。

警告的核心并不在于“童年”本身。新自由主义所掌控的市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,童年也不例外。动漫作品、周边以及玩具、童话书,商业不会允许童年的消逝,但也不会阻止传统童年的离开。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部分在于,成人的儿童化使得精英政治与自由主义之间的鸿沟永远得不到解决,要么是人们陷入“我们永远认为自己是自由的”的蒙昧乌托邦,要么是打着自由的旗号回归民粹主义的劣币驱逐良币。

恭自省之,也只有如同本书一样的轻松和负罪。


评论
热度(20)
©稷下解语 | Powered by LOFTER